今天是:
当前位置: > 政协要闻
把“回头看”转化为就业“向前推”——市政协开展就业建议案落实情况民主监督小记
【发布日期:2025-11-07】 【来源:本站】 【阅读:次】


 

如何让就业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如何让高质量就业成为莆田发展的坚实底色?近日,市政协召开“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建议案市领导批示落实情况“回头看”座谈会,以民主监督为抓手,系统复盘成效、精准把脉问题,为就业工作再赋能、再提质。

2023年,八届市政协将“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作为年度议政性常委会重点协商课题,形成的高质量建议案得到市委书记付朝阳高度重视,批示要求“充分发挥一张图赋能作用,系统推进”。两年来,各部门协同发力,就业工作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政策体系更完善,30+N”稳就业政策工具箱持续扩容,“政策找人”模式入选全国典型,惠企惠民资金通过“直补快办”精准直达;重点群体帮扶更扎实,高校毕业生“1311”服务机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平台、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等措施织密保障网;    数字赋能更高效,依托“全市一张图”平台,建成覆盖54个乡镇的就业服务网,绘制三大产业人才地图,实现“数字+产业人才”一键匹配;技能培训更贴近产业,“壶兰工匠”计划、企业职工培训中心、“揭榜挂帅”机制为13条产业链输送大批技能人才。

座谈会上,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团市委负责人逐一汇报进展。“我们通过用工监测模型动态跟踪企业需求,年均举办招聘会超百场”“校企共建‘订单班’已定向培养近3000人”……扎实的数据与案例,展现就业工作“量稳质升”的态势。

成效背后,挑战依然存在。委员们直指短板:“技能人才短缺与普通劳动力过剩并存”“新兴产业人才供给跟不上需求”“基层就业平台专业化不足”……围绕破解结构性矛盾、提升就业质量,委员建议聚焦关键环节——

产业与就业协同,“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需配套技能提升”“新兴产业园区应打造高就业密度”;    数字生态构建,“拓展产业人才地图至高端装备、电子信息领域”“打通人社、教育、企业数据壁垒”;重点群体保障,“国企应届生岗位占比不低于60%”“零就业家庭实行48小时动态清零”;技能培训改革,“推广‘免申即享’政策兑付”“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等级认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要以‘回头看’为契机,让每一项政策可见、可感、可及,让每一位劳动者在莆田都有梦想绽放的舞台!”受市政协主席沈萌芽的委托,市政协副主席林惠中在讲话中表示,此次座谈会不仅是成果检验,更是一次凝聚共识的再动员,要持续深化产业就业协同、数字赋能、重点群体帮扶、技能供给侧改革和政策落地效能,以‘一张图’串联政策链、产业链、人才链,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切实将民主监督成效转化为就业工作提质增效的实际成果。  (时报记者 郑育俊 吴芹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