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历史故事 赋能莆阳福道 市政协召开专题研讨会 沈萌芽出席
市委有部署,政协有行动。8月29日下午,市政协召开“挖掘历史故事,赋能莆阳福道”专题研讨会。市政协主席沈萌芽、副主席林玉瑞、秘书长陈四海出席。 会上,课题组的专家学者、政协委员作了相关汇报。大家围绕赋能赋名莆阳福道,集思广益、协商酝酿、建言献策。
沈萌芽强调——
为莆阳福道赋能赋名是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具体行动,是建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具象表达。莆阳福道沿线的名称既要让人记得住、叫得响,更要串联地理特征、功能属性、历史文脉和精神内核。
沈萌芽要求——
要以地理标识为本,让名称“立得住”。锚定地理坐标这一“本真底色”,让名称成为连接人与空间的“第一把钥匙”,从地理维度筑牢名称的“根基”。
要以功能契合为要,让名称“用得好”。聚焦功能属性这一“实用标签”,推动赋名与福道的实际功能相匹配,让名称与功能“双向呼应”。
要以历史文脉为魂,让名称“有根基”。深入挖掘福道沿线及周边“沉睡的历史”,让福道“连山水”“连古今”,成为传承地方历史的“文化脉络”。
要以文化意象为韵,让名称“有味道”。善于提炼莆阳文化意象,突出莆阳文化符号,让名称自带“莆田韵味”,从文化维度提升福道的辨识度。
要以通俗易懂为形,让名称“传得开”。坚持“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真正让莆阳福道“有名有实、有魂有韵”,成为一条让莆田人自豪、让外地人向往的“幸福之道”“文化之道”。(时报记者 郑育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