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树成荫、碧草如茵、翠蔓披拂,一幅“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城市画卷正在莆田徐徐铺展。 “绿树是一座城市鲜明的底色,要优化树种配置,打造‘四季有花,四季常绿’五彩斑斓的景致”……3月21日,依托“莆事好商量”基层协商平台,结合委员提案《关于进一步优化莆田市区绿化树种选择和配置的建议》,市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基层群众代表及相关部门、园林管护企业负责人,开展“优化市区绿化树种选择与配置”委员点题协商,在对市区几条主干道绿化情况进行调研之后,召开点题协商会。市政协副主席林惠中参加。
协商会上,委员们建议——
要构建适应当地气候、抗病虫害的树种库,优先选择生态效益高、抗风耐盐的乡土特色树种;注重景观与文化结合,平衡树种选择与城市文化、精神及历史记忆的关系,打造四季有花有景有文化的效果;加强修剪、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定期维护。 要发挥市树荔枝树的文化价值,在木兰溪沿岸、古街巷等区域优先推广种植,同步加强古荔枝树保护,延续“烟火万家,荔枝十里”的历史文脉,形成“绿荫连片、果香满城”的特色景观;要凸显市花月季的景观效益,打造立体化花墙、花廊和街角花园,提升城市色彩饱和度。 …… 市住建局、林业局、生态环境局、城市管理局、自然资源局、园林集团等部门及管护企业负责人就委员们提出的意见建议作出回应。
“一棵树,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片绿,彰显着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林惠中强调—— 要坚持科学规划,统筹绿化树种的“生态账”与“民生账”;突出因地制宜,兼顾绿化树种的生态功能与文化价值;强化协同联动,推动绿化工作共建共享与提质增效。 他希望—— 让这次点题协商成果转化为务实举措,推动我市绿化工作从“绿起来”向“美起来”“活起来”跃升,共同绘就“绿满城乡、宜居莆田”的生态画卷,为加快实现“和美莆田、共同富裕”新愿景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时报记者 郑育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