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刚出版的《政协天地》杂志(2024年第2、3合期),刊发省政协委员、市政协常委、民盟莆田市委会主委施清芳的履职手记《潮平两岸阔 履职正当时》,现予转载,以飨读者。
潮平两岸阔 履职正当时
□施清芳
自担任省政协委员以来,我就告诫自己,政协委员既是一种荣誉,更是一份责任。在日常工作中,应怀着赤诚之心关注民生、了解民情、集中民智、反映民意,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争取为人民政协增光添彩,以实际行动服务新福建建设。 十年前,我曾挂钩联系莆田市秀屿区南日岛——一个位于兴化湾、与台湾一水相隔的小岛。在三年半的时间里,我走遍了海岛的山山水水,接触了许多闽台渔民,了解到两岸民众交流的情况,深切感受到两岸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 认真履职源于情怀所系。我经常自豪地说,在兴化湾畔任职过的人,都拥有大海般的胸怀。从此,两岸和平发展和环兴化湾振兴发展的光明愿景始终萦绕我心。 2023年《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的出台,我就敏锐觉察到两岸发展的春天到了。我认为《意见》的最大亮点就是突出“融”这个目标——“为台胞台企全面融入福建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推动闽台两地应通尽通、能融尽融。” 很荣幸,在1月23日下午省政协主席滕佳材参加省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中共、民盟界联组讨论时,我获得了发言机会。鉴于情怀和机遇,我围绕将环兴化湾区打造成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先行区,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一是兴化湾正对台湾海峡,是我省最大的海湾,也是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海湾,是台商台企集聚区,是闽中工商业中心和物资集散地,适宜整合产业、养老、文化等资源合力;二是在社会融合方面,可借鉴台湾养老产业的成熟经验,发挥自身制造业优势,建设专门园区来承接台湾的养老模式,形成有益互补,打造具有闽台特色的智慧养老产业新模式,让台胞感受到祖国大陆的政策红利。发言得到了滕主席的充分肯定。 这两点想法,基于前期扎实的调研分析。参会前,我就组建了调研组,发挥党派成员联系广泛的优势,分工协作,走访部门、深入实地、查阅资料、论证协调,寻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切入点,来助推闽台两地深度融合。在调研基础上,我们构思形成了社情民意信息《关于支持环兴化湾区打造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先行区的建议》。该信息提交省政协后,马上得到多位部级领导的肯定和批示,转发给相关部门参阅办理,给了我莫大的鼓舞和鞭策。 有“将环兴化湾区打造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先行区”区域大框架建议的铺垫,我对两岸融合发展也有了更多思考。我认为,闽台两地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闽台融合在民生问题上大有文章可做。也只有做好闽台深度融合的民生文章,“两岸一家亲,闽台亲上亲”才能水到渠成。 2022年9月《福建省养老服务条例》出台,2024年1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当前,两岸融合持续升温,结合政策叠加福利、地缘环境优势、养老互补优势,我觉得探索打造闽台合作养老服务融合试点迎来了一波重要机遇。于是我深入调查了解闽台民生养老产业现状,在今年全会上提交了提案《关于打造闽台合作养老服务融合试点的建议》。该提案经各大媒体报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 脚步不息,追梦不止。对于两岸融合发展和新福建建设的美好宏图,我始终充满信心。我也坚信,“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才能配得上政协委员的称谓。今后,我将倍加努力,继续为两岸融合发展鼓与呼、为促进统一思与行,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底色、以增进两岸民众福祉为落脚点,用心写提案、用情履好职,为画大画好两岸交流交往“同心圆”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