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策
凝聚两岸同胞合力 深度推进融合发展
调研组建议,充分发挥湄洲妈祖祖庙“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作用,深化闽台民间交往交流,促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开通常态航线。规划建设多功能综合码头,集十万吨级国际邮轮码头、万吨级对台客货滚装码头和对台旅检大楼、货运集装箱堆场等于一体,建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现代化港口。尽快完成东海救助基地发展规划由工作码头改为兼靠客运功能,推动对台直航常态化,打通湄洲——台湾来往旅客渠道,缩短航运时间,方便台胞来莆。 争取优惠政策。探索建设福建自贸区延展区,建立综合跨境贸易服务平台,培育妈祖文化产品全产业链服务体。建设专业的文化商品仓储物流、展览展示、展会交易、拍卖交易等功能的综合性保税展示交易平台。争取设立“海峡两岸文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大力推进湄台人才流通、产业互通、市场贯通,促进湄台两地文化产业生产要素对接互补。高标准建设“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设立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进出口中转中心和贸易基地。 建设共同家园。完善引进台湾人才政策体系,吸引台湾高层次人才在湄洲岛就职就业创业。争创国家级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基地,升级闽台风情旅游街,把莲池沙滩旅游服务中心打造成台商台胞聚居区,以优惠的租金补助、住房补贴等方式,扶持两岸优秀青年人才落地湄洲、深耕湄洲,拓展“创新、创业、创造”经济新空间。邀请台胞参与两岸心灵契合社区试点建设、湄洲岛乡建乡创、基层治理社区等,着力创建两岸同胞共同向往、共创共享的幸福家园。
●委员声音
“保护好湄洲岛,要在保护好妈祖文化、生态环境、海岛风情的前提下,加大妈祖文化特色小镇建设,做大做强湄洲岛的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休闲产业,做到以文养岛、以旅兴岛,实现在发展中保护的长期性、可持续目标。”市政协委员、市社科联专职副主席郭世平是“加大湄洲岛保护发展”调研组成员,他在协商会上如此建议。 郭世平认为,加快推进妈祖文化特色小镇建设,要突出规划引领、土地综合整治、加快项目建设。在规划设计上,要明确国家级、国际性旅游度假区的高端定位,利用创成国家5A旅游景区与正在编制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契机,邀请国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对湄洲岛空间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彻底摒弃村庄规划的陈旧观念,以全域思维引领湄洲岛下一步的发展。在土地治理上,要借鉴木兰溪南岸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试点工作经验做法,实施全岛土地综合整治,推动退耕还林、全岛绿化、水系连通和海洋生态岸线保护修复,进一步凸显妈祖文化特色与海岛风情。在项目建设上,要加快建设“两岸幸福家园”、海边风情漫游步道、沙滩休闲海上娱乐平台、日落时光海岛风情项目,全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和传统村落片区特别是北部妈祖文化核心区周边风貌整治,提高湄洲岛的吸引力和美誉度。 “加快发展妈祖文化创意产业,需要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建立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强两岸合作。”郭世平说,要加快各项体制机制创新,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推动人才、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向岛内集聚;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尤其是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投资妈祖文化创意产业。要完善文创产业扶持与鼓励政策,建立妈祖文化投资基金,作为妈祖文化的投融资平台,通过市场化运作,采取资产重组、联合投资、信托投资、发行债券等形式增加投资,通过市场化运作,努力形成“政府投入、民间投资、外资进入”多管齐下的妈祖文化产业投资格局。要规划建设妈祖文化创意产业园,吸引台湾文创企业入驻,共同开发妈祖文化影视、游戏、动漫产业和旅游工艺品,举办两岸文创大赛,做大两岸妈祖文创节,精心打造两岸心灵契合文创部落;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努力把妈祖文化创意园建设成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先行先试区和两岸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基地。 郭世平建议,加快发展休闲康养产业,要拓展旅游产业链,深入实施“旅游+”“妈祖文化+”战略,发挥妈祖文化对全市旅游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按照全产业链思维,做大做强大旅游概念下的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经济,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功能拓展和品质提升。要发展全域旅游,坚持“朝圣与观光并重、北部与南部并举、海上与陆上并行、白天与夜晚并立”的思路,构建集妈祖文化、陆海观光、两岸风情、滨海休闲、海上运动为一体的旅游产业特色体系,让游客感受妈祖文化、欣赏海岛风光、体验海岛生活。要打造康养品牌,充分发挥“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和全国民营医院发祥地的品牌效应,打造“妈祖圣地、医养天堂”旅游品牌,使湄洲岛成为“度假、休闲、静修、康养”的一方静土。(时报记者 郑育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