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 协商议政
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六)
【发布日期:2020-11-11】 【来源:本站】 【阅读:次】

时报记者 郑育俊

【市政协加快我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协商】报道之六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职教为源,围绕我市“343”产业布局和人才需求实际,先后出台相关政策。各部门积极主动担当,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经济高质量跨越发展培养集聚实用型人才提供人力资源、合作平台、资金财税等支持。

 

部门回应


黄移山:创新职教 编制管理

 “近年来,市委编办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结合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发挥机构编制部门职能作用,在职业院校整合、教职工编制调整、教师公开招考等方面大力支持,为促进全市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编制支持和体制保障。”市委编办副主任黄移山在专题协商会上介绍了该办近年来支持职业教育的做法,对委员们提出的相关意见建议作了回应。

根据省委编办、省教育厅等4部门《关于印发<福建省中等职业学校编制标准等问题的暂行意见>的通知》,市委编办认真对市直公立职业教育学校进行核编,科学设置内设机构,按标准核定编制、人员结构和领导职数;按照分级管理原则,认真指导县区落实职业教育学校编制标准。同时,大力探索编制创新管理途径,保证职业教育发展需求。

黄移山说,在当前机构编制严控的大背景下,市委编办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管理,认真落实职业教育学校编制使用申报计划,积极做好职业教育学校招聘教职工核编工作。同时,根据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考试的通知精神,要求市、县(区)编办对于各职业教育学校报送的公开招考教师的编制使用方案,及时予以审核上报,以确保各职业教育学校能及时招聘到所需要的学科教师。

针对我市职业院校存在“师资结构不合理”问题,市委编办长期坚持“科学使用、优化结构、确保质量”的方针,在职业教育学校编制使用申报、引进教职工核编过程中,认真审核把关,做到“两个优先保障”:优先保障职业教育紧缺和急需专业人才引进所需的编制;优先保障招聘高学历人才、“双师型”教师所需的编制。采取这些措施,鼓励职业学校引进高层次、“双师型”及紧缺专业人才。

“要加大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在编制总量控制情况下,面对职业教育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编办将不断盘活各类编制资源,探索创新编制管理,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编制保障。要进一步落实职业教育学校办学自主权。如在人员招聘方面,教育、人事、机构编制等部门应充分考虑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在控制编制总量的前提下,赋予学院更大的招聘自主权。”针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紧缺专业教师及实训指导教师岗位补充困难等问题,黄移山提出相关建议。

 

黎瑞炼:强化职教  规划引领

“针对我市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资金缺口较大、产教融合不紧密等问题,市发改委积极争取上级的资金和政策支持,紧紧抓住国家专项债和新增中央投资储备项目支持投向,取得初步成效。”市发改委副主任黎瑞炼在会上作了回应。

黎瑞炼介绍说,市发改委指导支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2019年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迁建工程(二期)获得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5亿元,解决建设资金缺口问题。积极争取省级预算内补助资金,支持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迁建工程(一期)1#实训楼、莆田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宿舍楼建设。积极争取仙游职业中专学校教学楼项目列入2020年新增中央投资储备项目,申请投资补助资金。推荐上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校、莆田职业技术学校、仙游职业中专学校等一批企业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项目。

“下一步,市发改委将认真围绕破解存在的瓶颈问题,积极参与谋划和推动我市加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黎瑞炼说,要加大政策支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指示精神,配合市直相关单位,借鉴南昌、泉州等地区的先进经验,对我市职业教育进行顶层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办学机制,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要强化规划引领,将加快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列入我市的《“十四五”公共服务专项规划》,积极优化营商环境,引进优质、品牌的教育资源和优质企业资源,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个性化、高端化教育需求。要积极争取资金,指导市直相关单位和县(区)以及职业院校策划包装职业教育项目,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容缺预审,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包括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新增中央投资资金、中央和省级预算内资金补助资金等,缓解我市职业教育建设资金缺口难题。

 

林爱华:完善稳定 投入机制

“近年来,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落实经费标准,完善办学条件。”市财政局副局长林爱华介绍了我市本级财政职业教育投入现状、提高职业教育院校教师待遇、积极筹集资金支持职业院校迁建等情况,并对相关意见建议作了回应。

近年来,我市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经费稳定投入机制,逐年提高高职院校(湄职院)的生均拨款水平,推动湄职院加快发展;实施中职学校免学费制度,落实省定中职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落实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政策,用于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加强职业教育实训设施、设备建设等;逐步加大对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投入,积极向上争取职业教育经费补助;严格落实实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并全额核拨给学校,支持学校建设发展。提高职业教育院校教师待遇,增加湄职院绩效工资额度,落实教师与同级机关事业单位同等待遇,设立中职学校综合奖补资金。市级财政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统筹各类资金保障职业院校迁建项目建设。如湄职院新校区、莆田职业技术学校新校区迁建工程建设。

林爱华说,目前,我市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渠道还比较单一,主要还是靠政府财政投入为主,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还比较少,而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还不能满足职业教育对财政资金的需求,资金供需存在较大的矛盾。对此,她建议,要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优化调整教育支出结构,建立健全与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发展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机制,新增教育经费向职业教育倾斜;设立职业教育发展专项资金,按规定安排职业院校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或生均经费),继续落实教育费附加相关政策。要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化办学的投入机制,支持各类社会主体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职业院校办学;民办职业院校学生按规定享有和公办学校学生同等的国家资助政策;对社会力量举办民办职业院校投入使用后其产生的税收,地方所得部分5年内全额用于奖励院校办学;非营利性民办职业院校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优惠政策,可按划拨方式供应土地。要支持校企合作,推进产教深度融合。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要立足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主动与我市重点相关行业、企业合作,产教融合对接;推动学校把实训实习基地建在企业,企业把人才培养和培训基地建在学校,探索引校进厂、引厂进校等校企一体化的合作模式,实现“招生即招工”的办学“双赢”模式,为我市产业发展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对纳入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范围的试点企业,直接或参与职业院校办学的,可按照投资额的30%抵免企业当年应缴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对通过国家、省、市级认证的产教融合型企业,除享有各级政府给予的“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组合式激励政策及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外,市政府再分别予以一次性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的奖励。

 

陈育:搭建校企  合作平台

近年来,市工信局积极谋划,主动作为,着力在创新载体、联合办学、强化培训等方面发力,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深入贯彻实施,推动职业教育与行业、产业、企业深度整合,为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为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及新经济发展,市工信局立足长远、大胆探索、协同创新,着力推进新工科产业学院、北理工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建设,打造聚才高地。”市工信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陈育说,除构筑聚才高地外,市工信局还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推进校企共建,不断创新办学模式。鼓励企业参与办学,探索“二元制”技能人才培养,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推进“订单式”培养技能人才。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培训,提升企业人力资源质量。强化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先后选送400多名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依托清华大学、深圳投石智库、北京中关村工业设计产业协会等优质教育资源进行强化培训,有效提升了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创新产业人才合作模式,与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签订了《全国工艺美术跨界营销联盟与创新人才合作项目》,重点推进工艺美术产业高端人才培养;打造技能提升平台,发挥职业竞技激励作用,支持工艺美术产业集聚区结合产业发展特点,举办各类展会、设计大赛、技能竞赛等活动;开展继续教育培训,自2015年以来共培训专业技术人才4000多人次。

陈育介绍了下一步该局的工作打算。加强行业指导,调研摸底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根据我市产业发展特点,针对产业需求开设相关的专业;加强与职业学校合作,特别是优先考虑即将落地的新兴产业,提前谋划人才培育,把有限资源发挥到最优水平,同时举办职业技能竞赛、设计大赛、两岸大学生设计坊等活动,以竞技促进产业人才提升。深化产教融合,推广“引企入教、引校进企”合作模式,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施行企业冠名培养、定单式培养、师带徒培养;支持企业依托或联合职业学校、高等学校设立产业学院和企业工作室、珠宝学院、实验室、创新基地、实践基地,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专题培训;嫁接高端资源,引校进企,对接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打造研发设计研究院,进一步吸引知名高校学生来莆实习,促进产业人才技艺交流和创意提升。协同培养人才,加快推进东南新工科学院、北理工东南信息技术研究院项目建设,做好产业和人才互动这篇文章,打造智力和经济、研究院经济和人才新高地;探索建立技能人才培育新模式,深入实施“全民技能,终身教育”,解决企业需求与就业人员信息不对称的实际难题,实现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推动院校与企业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