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 协商议政
加快发展休闲农业 助推我市乡村振兴(二)
【发布日期:2020-01-22】 【来源:本站】 【阅读:次】

美丽荷塘吸引游客前来拍摄抖

 

华亭绿丰园艺

 

向阳采摘园

 

乡村美景

 

制定出台《莆田市民宿管理暂行办法》。借鉴我省厦门市、平潭区、武夷山市等地出台的民宿暂行管理办法,建议由市直相关审批部门牵头,抓紧调研并出台民宿管理办法;建立联合核验的工作机制,成立由市直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审核小组,开展证照办理审核工作,支持民宿良性健康发展;明确以各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局作为民宿申报受理和日常工作牵头管理单位。根据《福建省公安消防总队关于印发福建省消防部门深化改革便民服务八项措施的通知》(闽公消〔2018〕135号),由具有法定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其进行消防安全评估;以属地管理为主,民宿集中区域的村委会或民宿行业协会应加强日常管理,在民宿集中区域,根据自身条件,设立微型消防站、志愿消防队等。

加快建立创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体系。一是借鉴台湾地区休闲农业注重主题创意和产品深度开发推广经验,大力加强品牌宣传。要突出莆田特色、培育精品园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培育一批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特色村镇、农事节庆以及农博会、农展会等富有地方特色品牌,提升品牌效应、扩大影响力,提高知名度。如仙游郎桥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仙游县省级农民创业园项目,南日岛东部现代海洋渔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等都已初具规模。二是建设“莆田市休闲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努力形成一套集休闲农业服务、管理咨询、营销推介、物流交易、虚拟展示为一体的休闲农业智能化现代信息支撑体系。完善休闲农业人才培训体系。加强对休闲农业设计、管理、营销、服务的指导。加强对休闲农业行政指导、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培育一批行业发展管理和经营人才。可以利用旅游部门培训平台,与旅游院校合作等形式,培养一批休闲农业管理人才,为实现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也可以从本地农民中培训一批旅游经营、服务人员,以密切旅游发展与当地农民的相互关系,提高休闲农业综合服务水平,力求人才本地化。三是加强创意策划,促进产业融合。鼓励大公司、企业投资休闲农业,整合特色资源,以现代农业产业为基础,注重创意、优化布局,传承优秀农耕文化,依托我市资源禀赋、人文历史和产业特色,推动“一镇(街)一色、一村一品”创意策划,讲好自然和人文故事,建设有温度的美丽乡村、书写记得住的动人乡愁,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文化软实力和持续竞争力。做精花海、采摘、垂钓、体验、民宿、娱乐、康养、民俗等农业休闲观光项目,推进旅游产业集聚和融合发展,实现吃、住、购、游、乐一体化,满足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避免品牌定位趋同化、强化差异化发展,打造一景一特,形成优势互补,力促一产“精致化”、二产“特色化”,三产“多彩化”,实现一二三产跨越融合发展,不断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加快发展科技水平,打造休闲农业+科普教育品牌。要根据各自依山傍湖的优越地理条件,加快发展科技水平,以科技为媒介,打造休闲农业+科普教育品牌。注重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通过与学校、农业科研单位的合作、交流指导、修正提高休闲农业的科技水平和科技含量。应结合中小学研学基地建设,组织夏令营活动等,把科普教育结合休闲农业品牌营销推广作为活动切入点,通过线上线下推介,展示农业科学知识(如动物、植物生长过程)、农耕历史文化、生态、环保等自然知识和设计动手生产、体验活动等主题元素,以提高中小学生、游客体验农耕文化和生态美景的兴趣,丰富休闲农业内涵。

加强两岸合作与交流。尤其注重从理念、信息、科研、市场等方面研究借鉴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一些好的经验。一是用好、用活国家省、市各级新的系列“惠及台胞措施”,吸引台商前来投资休闲农业。二是依托农林大学等高校,引进台湾业界精英学者,两岸共同建设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发中心。围绕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问题进行研发,同时建设休闲农业人才基地,输送休闲农业优秀人才,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提升与发展。三是学习台湾经验,适时出台诸如《莆田市休闲农业管理办法》《申办休闲农场程序及标准》等系统的辅导、扶持、管理和调控休闲农业的地方法规、政策。四是创新经营机制,在相同休闲农业规划区内的业者或企业,组建休闲农业产业联盟,共同开发市场。可以考虑由有关部门引导牵头,与台湾一些农业休闲项目建立对接联系,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侧重在特色农产品开发销售、休闲项目营销端建设等方面加强交流交往、市场开拓。要拓宽社会参与、支持的途径和方式,引导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向休闲农业,实现休闲农业上水平、上层次、上规模和持续发展。(时报记者 郑育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