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4年初,市政协在广泛征求意见、深入研究讨论、反复沟通协调基础上,与市委、市政府共同确定了2014年年度协商计划,将“推进社会办医改革、推进城镇化均衡发展、推进莆田北部山区生态旅游开发、建立水源地保护和生态补偿机制”4个课题列为年度专题协商议题。今年市政协六届十三次、十四次常委会议分别就这四个课题进行专题协商。会上,20余位委员代表各自课题组作了专题发言,从不同侧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建议,市直各有关部门等领导到位就各自涉及的领域作有关情况汇报说明,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应邀参加会议并听取了委员发言。本报将陆续刊登部分委员发言、部门回应及调研报告。本期刊出“推进莆田北部山区生态旅游开发”调研文章(接上期)。 加快莆田北部山区生态旅游开发
政协委员为我市旅游业建言献策
山区乡村游线路全部硬化
九鲤湖服务设施逐步完善
坪盘建起山庄,知名酒店入驻经营
●以改善旅游交通条件为突破,以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北部山区生态旅游开发 要确立“大交通支撑大旅游”的理念,下大力气突破我市景区旅游交通条件。要保质保量加快北部山区环山公路建设,将仙游九鲤湖、九座寺、菜溪岩、闽中司令部、永兴岩、瑞云山串成一条线,打造北部山区的旅游交通网络。要提高通往景区的道路等级, 4A级以上景区外部交通都应达到二级以上公路标准,主要旅游集散城镇至重要旅游景区的旅游道路争取达到二级公路标准,列入规划建设。通往三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点的道路纳入各级公路网规划,抓紧开通城市中心城区、交通枢纽至重要旅游景区的旅游客运专线,在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设置规范的旅游景区指示牌,并统一纳入道路建设规划,构建全市主要景区至高速公路出口40分钟旅游交通圈,形成便捷、通畅的旅游交通格局。
●以“政府引导、企业主体”为引擎,以市场运作、宣传推介为抓手,构建莆田旅游产业发展科学机制 我市已经成立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长亲自挂帅担任组长,建议要充分发挥领导小组作为全面协调领导机构的职能作用,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或现场办公,切实协调解决市、县区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问题,督促检查我市《〈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任务分工方案》落到实处,体现为各牵头单位、责任部门的切实行动和具体举措,转化为推动旅游经济的实际生产力,确保国家、省市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落实。要重视分管副市长主抓旅游产业工作稳定性、连续性,建议成立莆田市海峡旅游集团公司,健全完善并充分发挥市旅游行业协会作用,抓好政策落实,加强业务指导,深入调查研究,为市委、市政府制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旅游业是朝阳产业,抓旅游,必须把旅游作为重要支柱产业来推动。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最富有创造性,最有活力。当前,我市缺少有实力、有影响、有知名度的旅游企业。要下大功夫,通过优化政策环境,利用良好的旅游资源和好的旅游项目,去引进一批大企业、高端企业来莆投资发展莆田旅游。要激活全市旅游企业的活力,下决心培育一批好的旅游企业,积极探索市场化开发运作机制,放宽旅游市场准入,鼓励社会资本和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加大争取国家、省对海峡旅游的增投资金和专项资金的工作力度,努力形成“政府、民间、内外资企业”的多元化投资格局。要通过“抓龙头、筑链条,建集群”,培育龙头企业,延伸旅游产业链,形成旅游产业集群,为我市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加快与国内外旅游企业合作,特别是台湾的一些旅游企业,通过合资合作、持股经营、加盟联销等形式,引进人才、资金、管理等,不断壮大莆田旅游产业规模,增强我市旅游的综合竞争力。 抓旅游就要抓产品和宣传。我市既要开发出一批好的旅游产品,同时要创新营销机制,强化旅游产品的包装、设计,提升旅游产品内涵和品位。要加大旅游宣传营销力度,进一步提高莆田旅游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倡导发展旅游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是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和健康需求;树立旅游是社会必需品和基本需求的观念,转变把旅游作为人们的奢侈生活方式的观念,树立旅游是人人应该享有权利的观念,转变把旅游视为一部分人消费的观念,集聚社会合力,努力形成“人人都是旅游形象,处处都是旅游环境”全社会积极参与和促进旅游产业跨越发展的良好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