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 > 调研视察
【市政协“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专题协商】报道之六
【发布日期:2017-11-22】 【来源:莆田侨乡时报】 【阅读:次】
●各界声音
 
郭友诚: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走村入户问卷调查,了解有关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有关情况,查阅了相关村居的档案资料,对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进展感到高兴。”作为调研组成员,市政协委员、荔城区新度镇港利村村主任郭友诚担当问卷调查记录工作,态度特认真,感触也很深。
“扶贫是个大工程,涉及的部门多,资金来源面广,各部门的资源整合力度有待加强,不能各自为战。”他说,“要建立建全脱贫攻坚台账制度,安排专人,确保建立好‘一户一档’,加强对两本《手册》的督导检查,做到填报完整、准确、及时。将脱贫攻坚工作情况和挂钩帮扶责任全程固化到台账和《手册》中,让各有关单位的工作都统一到台账中。”
郭友诚建议,要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和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提高工作效率。
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实行“多个渠道进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扶贫资金筹集和管理机制,以脱贫成效为导向,以扶贫规划为引领,以重点扶贫项目为平台,统筹整合使用中央、省、市、县区财政用于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资金,同时将各单位帮扶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企业赞助资金等涉农资金全部纳入整合范围,并撬动金融资本投入扶贫开发,形成脱贫攻坚合力。
提高资金使用精准度。把资金使用和建档立卡结果相衔接,逐村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实行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户,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到村到户,致富能力提升到村到户,切实使扶贫资金直接惠及扶贫对象,让扶贫对象更多更公开地分享发展成果。
加快资金拨付进度。简化资金拨付流程,属扶贫项目的在不超过项目建设进度的情况下,可适当加快资金拨付进度。对移民搬迁,“雨露计划”补贴,贷款贴息,产业化奖补等补贴至个人的资金可以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提高工作效率。
加强资金监管力度。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的监督管理检查机制,各级财政、审计、监察及项目主管部门加强对扶贫资金落实到位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资金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违法违纪行为,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严厉查处。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规程及其效果引进第三方机构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实行定期总结和量化评估制度,并建立激励制度和问责制度,以保证整合涉农扶贫资金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郭友诚最后说,在调研中,也发现有些地方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宣传有待进一步深入,社会参与面有待进一步拓展,档案资料有待进一步完善,贫困对象潜能有待激发。特别在检查督查方面,建议要协调合并进行,强化扶贫工作督察队伍,各部门要联合起来开展高频次、全方位、严要求的联合督查。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部门回应
 
市农业局:因村因人精准施策
 
 
 
市农业局局长林锋在专题协商会上作了发言,介绍了相关工作情况,并提出下一步工作打算。
●进展成效
     我市围绕贫困对象“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坚持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持续推进整村式、造血式、搬迁式、减负式、兜底式等帮扶措施落实,确保脱贫措施务实、脱贫工作扎实、脱贫成效真实。
     坚持五位一体整村推进贫困村建设。将贫困村整村推进作为解决区域贫困和个体贫困并存问题、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采取“领导挂钩、部门帮扶、干部驻村、企业结对、资金捆绑”五位一体的方式,由38位市领导、50位县区领导、88名驻村干部、104家莆商民营企业对全市88个贫困村实现挂钩帮扶全覆盖,坚持“缺啥补啥”的原则,促进贫困村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综合发展。今年以来,挂钩帮扶市领导已全部召开现场协调会,议定帮扶方案,确定帮扶项目122个,帮扶资金4716万元。同时,组织市直单位党员干部对贫困村的贫困户实行再覆盖再帮扶,切实做到“五个一”,即“摸清一个底子、选择一个项目、每季走访一次、办好一件实事、记好一本笔记”,帮助贫困户协调解决生产资金、就业、就学、就医等实际困难,帮助多增收、稳增收。
      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活力。围绕贫困户直接参与生产、就业带动、资产入股收益等三种模式,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建立产业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全市产业扶贫多点开花,增强贫困对象造血功能。一是贫困户直接参与生产。通过“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企业选好产业,统一技术、统一销售,贫困户只需做能做的事。比如:城厢区企业家充分利用电子商务优势,有效拓宽贫困户“妈祖面”“桂圆干”“地瓜粉”“枇杷膏”等特色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仙游县龙华镇金溪村通过“龙头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不仅壮大了茶叶产业规模,村内茶叶年产值突破亿元,也带动了当地农民稳定增收。二是就业带动。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发挥“村企结对”帮扶作用,引导结对帮扶企业聘用贫困对象就业,鼓励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在用工时优先聘用贫困对象。比如:莆田市鑫龙鞋业、珍宝电子等18家企业专门腾出就业岗位,安排有劳动能力贫困户就业,吸纳贫困户就业230人次;河南闽兴建设公司在仙游县龙华镇金溪村雇佣45名贫困对象参与承办的茶园管理,每人每月工资1800元。三是资产入股收益模式。支持贫困户将自有土地、林地、扶贫资金、贷款等量化入股到优质企业、优质产业,获得固定分红。比如:涵江区与莆田市天林茶业公司达成合作,率先在涵江区庄边、白沙、萩芦、大洋等4个山区乡镇建立上千亩的茶叶生产基地,并接纳40名的贫困户扶贫贷款入股,公司与40户贫困户签约入股协议,每户入股金额5万元,每户每年可以得到分红7500元。涵江区着力推广“企业+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模式,352户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资金1760全部投资入股企业,户年均收益5000-7500元。
       因人分类施策加快贫困对象转移就业。针对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青壮年劳力、中老年及丧失部分劳动力等不同类型的贫困对象,坚持因人而异因需定岗,在转移就业方面给予倾斜。一是开展专项招聘。2016年,全市拿出100个国有企事业职位和“三支一扶”岗位,面向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定向招聘,48名贫困家庭毕业生被录用并就业,年人均增收30000元以上。今年已完成对贫困家庭的大中专毕业生摸底造册165人,拟征集国有企业和“三支一扶”40个,于8月份组织进行专项招聘。二是增设公益性岗位。全市2016年安排公益性岗位1300个,2017年安排1000个,全部就地优先安置贫困对象,贫困对象上岗后每年可增收1.5万元以上。三是扶持驾驶培训和就业。通过“补助+垫付”的方式,为18-45周岁符合条件的贫困对象免费培训公交驾驶员并安排就业,去年以来共有218人贫困对象报名参加公交驾驶培训,41人进入培训,已有13人拿到驾驶A证,目前实习期一年每人每月工资3000元以上,实习期满正式上岗工资不低于5000元每月。四是帮扶推荐就业。通过帮扶责任人、帮扶企业、帮扶单位推荐,召开专场招聘会、就业技能培训等方式,引导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参加就业。
       用足用好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我市坚持“政府出政策、政策换资金、资金生利润”的原则来推动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由市政府牵头召开协调会,出台专题纪要,切实把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落实好。一是设立统一平台。由市政府统筹四个区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担保金,统一制定扶贫小额信贷工作方案。二是简化贷款流程。贫困对象根据实际需要,向所在村提出申请经村审查、乡镇核实后,由乡镇汇总向所在区农业部门提出信贷需求,区农业部门审核后出具《莆田市扶贫小额贷款推荐函》,金融机构“见函即贷”,避免贫困对象自己跑、自己办,甚至还办不好的问题。三是优化放贷条件。为实现金融扶贫服务惠及更多贫困村和贫困户,促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市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对象由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扩大到所有扶贫部门建档立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贫困户。同时,鉴于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申请对象为特殊群体,金融机构对扶贫小额信用贷款对象准入年龄给予适当放宽,并根据申请及实际情况一次性放贷3年。四是创新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创新“企业+贫困对象扶贫贷款、企业扶贫贷款+贫困对象、合作社+贫困对象扶贫贷款、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对象扶贫贷款、贫困对象直接贷款”等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既减少了资金使用风险,又增加了资金使用效益。截止6月底,2017年新增完成扶贫小额信贷发放1125户5673万元;累计已完成发放3338户1.63亿元,贫困户总覆盖率突破34%,居全省第3位。通过“小额信贷+入股分红”模式,每年可为每户贫困户增收6000元以上。
       扎实推进造福工程扶贫搬迁。我市坚持把造福工程扶贫搬迁作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有力抓手,列为市级为民办实事项目来抓好抓实。2016年,全市共实施造福工程扶贫搬迁对象2890户11934人,占年度计划的119.3%;实施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15个,其中百户点4个,50-99户点2个,20-49户点9个。2017年全市计划实施2600人,已完成落实707户2851人,占年度计划的110%;实施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建设6个,其中100户以上点4个,20-49户点2个。一是加强政策配套。为确保我市造福工程扶贫搬迁任务顺利完成,我市于2016年以市府办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造福工程扶贫搬迁工作的通知》(莆政办[2016]175号),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厘清补助标准,优化搬迁安置方式,完善土地、规费、土地增减挂钩受益分配等政策,明确建设标准等,为造福工程扶贫搬迁保驾护航。仙游县对全县禁建区内贫困户,乡镇(街道)精准识别列入无房户、危房户的贫困户,专门出台进城购买安置房或经济适用房方案,县政府提供400余套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分别按1300元/平方米、2597元/平方米优惠价进行安置,237户824人贫困对象从中受益。同时,针对造福工程搬迁对象建房审批手续繁琐问题,协调国土、规划等部门简化审批程序,开辟绿色通道,按照单独批次予以容缺审批,要求乡镇(街道)帮助没有住房的贫困户落实地块,鼓励通过原址翻建,若无法翻建的优先选择利用建设用地、一般农用地;鼓励利用旧村部、旧学校或者在集中安置区预留一定的房源用于贫困户的安置。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对造福工程扶贫搬迁对象,市级财政给予每人600元的配套补助,对偏远自然村整村搬迁农户,市、县两级分别按1500元每人给予配套补助,仙游县、北岸管委会对列入造福工程扶贫搬迁的贫困户再追加每户3000元的补助;城厢区对列入造福工程扶贫搬迁的贫困户再追加每人3000元的补助。同时,对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我市参照省对造福工程集中安置区的补助标准,对集中安置达20户以上的,以20户、100户分别给予20万元、150万元补助为基础,每增加10户给予再增加补助10万元。
      加强就医就学服务保障。一是实施精准医疗扶贫。出台《莆田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管理实施方案》、《莆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医改办等部门关于完善城乡居民医疗救助体系的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的医疗保障力度,同时,自7月1日起,全面贯彻落实《福建省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方案》,为贫困对象构建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叠加保险四重保障体系,切实减轻贫困对象经济负担。二是加大教育扶贫。对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加大教育扶持,除义务教育外,学前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也予以免除学杂费,高校毕业提供就业保障。对考上高校的贫困户子女,优先列入高校贫困生助学金资助范畴,并给予每人每年5000元的就学补助,2016年共发放639人319.5万元,切实解决因供子女上学而致贫的问题,阻断贫困代际遗传。
      全面落实低保兜底政策。对无法通过开发性扶贫措施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低保给予兜底保障,做到应保尽保。同时,我市从2016年1月起,城乡低保补助标准由之前的每年2400元提高到2520元。今年,我市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衔接工作的通知》,开展未纳入低保的贫困对象排查核实工作,8月底前将完成未纳入低保贫困对象再次申报低保工作,力争将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对象全部按程序纳入低保予以保障。对已经脱贫的农户,在脱贫攻坚期内继续给予享受扶贫相关政策,加强后续跟踪服务,确保稳定脱贫、真脱贫。
健全财产性收益扶贫机制。引导县区、乡镇成立扶贫投融资平台,引导贫困村成立扶贫合作社,盘活各级扶贫资金和贫困对象“三资”,由县区或乡镇投融资平台进行有效投资,并折股量化给贫困对象,帮助贫困对象实现稳定分红收益。比如:仙游县郊尾镇依托民间加油站产业帮助89户贫困户入股452万元,每户可实现年增收1万元以上。秀屿区以莆田市湄洲湾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为投融资平台,统筹20个贫困村发展资金1690万元,每个贫困村的入股资金不少于70万元,入股福能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预计每个贫困村投资年收益将达到10万元以上。荔城区黄石镇统筹121户贫困户、1个贫困村(澄瀛村)发展资金665万元,入股鹿城区宁海经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签订保本入股、稳定分红的投资协议,贫困村每年可获得10%利率的固定收益,预计年增收入7.2万元;贫困户每户每年可获得固定收益5000元。
●存在问题
      目前扶贫工作主要存在困难和问题有:一是因病因残贫困家庭实现稳定脱贫难度大。我市因病因残致贫家庭多,今年计划脱贫的3656户11326人中,因病致贫1871户、占51.2%,因残致贫1012户、占27.7%,多为患大病、重病、长期慢性病或残疾家庭,家庭劳力少、底子薄,医疗支出占家庭年收入较大部分,实现稳定脱贫压力大。二是扶贫小额信贷进度趋缓。我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因病因残的比例大约80%,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贫困户占大多数,这些贫困户基本上不能通过主办银行的扶贫小额贷款审批,目前我市的贫困户信贷覆盖率已达到32%,预计之后的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进度将放慢,信贷增长量趋缓。三是丧失劳动能力家庭稳定收入来源少。我市有近半贫困家庭丧失或没有劳动力,尤其是今年计划脱贫的贫困对象,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在他们身上行不通、见效难,针对这些贫困家庭必须积极探索更加稳定的增收新办法,全力确保稳定脱贫。
●工作打算
      扎实落实好福建省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方案。加强扶贫、医保、卫计等部门的衔接,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能享受到《福建省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方案》。实施三类补助,第一道补助在贫困对象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基础上,由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采取双上限控制的方法对“目录内”医疗费用再予以补助,叠加后报销比例省、市、县、乡四级定点医疗机构分别为50%、70%、90%、95%;第二道补助是对儿童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等13种疾病患者进行集中救治,医疗费用在各种补助后个人承担部分再由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予以补助90%;第三是保障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个人缴费部分由精准扶贫医疗叠加保险基金承担。
      做好扶贫小额信贷扩面增量防险工作。加大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力度,督促各县(区)自加压力,寻求突破,不断推进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进度。积极引导各地多渠道筹措资金,探索利用地方财政资金、贫困村互助资金公益金以及社会资金等购买扶贫小额保险,助力我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抓好脱贫攻坚责任和挂钩帮扶责任的落实。通过督查、调研、检查、通报等形式强化部门、乡镇和挂钩干部责任落实,推进真扶贫、真脱贫。一是开展扶贫资金督查检查。每季度对2016-2017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开展督查检查。二是开展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期评估。委托莆田学院管理学院组织评估专家团队,重点对各县区贫困人口识别准确率、贫困人口退出准确率和到村到户帮扶工作群众满意度开展评估,进一步巩固帮扶成效和脱贫实效。三是对各县区(管委会)贫困群众满意度开展电话问卷调查。每个县区(管委会)抽查2016年脱贫户和2017年未脱贫户各10户,重点调查帮扶责任人安排情况、贫困户对两本《手册》的知晓率、签字率及对帮扶工作的满意度等四个方面,确保帮扶工作取得实效。